开云(KAIYUN)

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疯狂的电商早晚玩死自己! | 开云 Kaiyun

开云·(中国)·官方网站

快速导航×

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疯狂的电商早晚玩死自己!2023-04-25 15:42:42

  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看看电商从业人员数据,电子商务有680万,间接从业的有5850万,2022年官方数据合计6600多万人。我想这里头还没计算灵活就业的,兼职的,代运营的,社交电商的。要知道2023年官方统计的失业人口数量差不多也在这个区间。

  直观来说,每个从业人员服务10到20个用户,按总人口基数,电商行业算是饱和了。事实上22年虽然受口罩影响,居民大部分时间是禁足居家的,但是购物的热情成了唯一持续增长的东西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数据,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4%。直播场次超1.2亿场,累计观看超1.1万亿人次,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,活跃主播近110万人。

  开了十几年的网店,从日销千单到现在日出仅几件。有商家为了抢占市场,不惜将商品成本出售,倒贴运费、服务费,结果依然是卷不过名不见经传的小商户。

  行业的昔日大佬闷不住声了,转而投身教学事业。过去几年电商课程是认知、格局。今年的电商课一水儿的跨境,一水儿的揭秘内幕。为什么呢?还是从业人员多啊,小白商家是冰火两重天。这边告诉你别怕!那边告诉你别干!总之,买课吧!

  黑五类是啥呀?就是做得太好了,除了劳斯莱斯还免费赠送银手镯,缝纫机的擦边玩意儿。去年这种视频的风格是戏谑,略微有点窥秘抓眼球的意思。今年的风格,你仔细品,不但教程更加详细,言语之间还有些许羡慕。

  唉,整个消费趋势下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不打价格战,根本没销量。打了价格战,压根儿没利润,一个字,除了卷还是卷!跨境更是卷上加卷。

  平台不是慈善家。随着电商卖家数量的增加,平台总会开启了收割模式。最早开始收割的是淘系,不开车的商家几乎不会有半点流量。某多多早几年正是击中了淘系的七寸,原地起飞。

 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逻辑,流量是从哪里来的。假设平台的商品又贵又差,即使它把全部的宝都压在你身上,你也未必会有足够的成交。换句话说,只有不断地扩充用户数量,平台才有源源不断的流量。用户数量的增长,除了平台烧钱,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那就是商户低价。百亿补贴的逻辑就是如此。你先确保你是全平台低价,然后我烧钱给你烧旺人气。

  然而,就在你以为某多多是天使的时候,它“堕落”了。等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,平台反过来开始拿捏商家。不服气啊,那你去做淘系啊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某红书,某音,这些平台。

  现在回过头来看,补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是有利于人气的聚集,快速获客,但另一方面,百亿补贴的本质还是低价策略,低价意味着利润低,根本不利于商业环境的健康成长。某机器海淘成本将近1800,但百亿补贴的价格通常维持在1600到1700区间。

  笔者在与某批发商聊天中得知,他们批发给这些百亿补贴商家的价格都要1700多。那么他们的目的而在呢?批发商笑笑不言语。但之后笔者就理解了。他们报价1600,但是平台补贴230甚至310啊。如此一算,既获得了人气同时也获取了利润。

  很多商户经过这样的操作根本没有生存空间。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它们终将是要被淘汰的不合格卖家。

  然而唇亡齿寒,叶落知秋,低价之后还是低价,即使是大商户恐怕也难以在低利润下持续经营。

  这大概也是很多商家转型某音的重要原因。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某音的商品价格是比较合理的,利润率也控制得不错。

  但从本源上来说,电商的兴起本身就是以低价作为市场交易筹码的。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,唯一的障碍也扫除了,这个先天的硬伤就注定了,它根本没有办法自行消化内卷、内耗的问题。

  以某多多为例,技术服务费是商品总额的千分之六。只要买家付款就会扣除,不管最终是否成交都不予返还。同样,某书是采用双向收费,除了交易费还有提现费用。

  饱受其苦的愤怒商家选择炸店,直接让某多多的直营店铺关门大吉。这里头就有技术服务费的身影。

  仅退款可以看作是平台霸权主义的核心标志。按照我国在2020年修订的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中退货流程章节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售后退货,应当是买家在确认商品符合退货完好的相关标准,并承担相应的运费,最终由商家鉴定符合描述后在七日内给予退款。

  即使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有关于退货的明确规定。比如二十五条,一件商品是否存在质量瑕疵,需要相关行政部门作出权威判断方可。换句话说,单凭消费者一面之词,平台就在商家未收到货品的情况下退款给卖家,这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。

  更严厉一点,可以视作是平台随意处置商家财产。如果是员工怂恿买家如果是在国外,即使平台在注册时已经明示,但在每次退款前未曾再次明示,恐怕也很难在这样的指控中全身而退。

  早期的电商,买家的维权之路艰辛无比。时过境迁,商家在当下的环境里根本不具备话语权。

  因为流量是电商的本质。早期的商家是获客的重要来源,而如今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,掌握了流量入口的平台和大网红,扼紧了商家的咽喉。

  面对各个平台的霸王条款,似乎只能依赖于其良心发现。商家需要流量,这是个硬道理。

  除了商家间直接的白刃战,最主要是来自于散户。某些平台的盈利策略从买家转到商家之后,商家的数量直接等同于收入的基数。

  散户的概念,包括一部分个人卖家,兼职卖家,个体商户等等。他们的显著特点是打一枪环一个地方。

  任何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都受限于成本,同时也受到厂家的价格约束。某产品给经销商的价格是2000,市场标价是3000。某些与经销商熟识的人就能以2100的低价拿到产品,并以2300的价格在电商平台销售。而此时,另一个卖家则直接将价格砍到了2150。

  因为他们本就不打算持续经营,只要有利润即可,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。尽管厂家有时也会查货,但迫于库存压力的经销商有时也会选择睁一眼闭一眼。

  劣币驱逐良币,这话虽然不大合适,说到底都是同一款产品。但提供正规服务的网络经销商在资金压力,经营成本的压迫下也不得不选择牺牲合理的利润去打无谓的价格战。

  除了价格因素,线上品也在搅乱市场。同样是连衣裙,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线上经过材料替换,工艺缩减,带来了更加低廉的价格。以至于给消费者带来,价高产品纯属智商税的错觉。

  前面提过的黑五类,也是不可持续经营的典型。这些都给电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,恶性之后就是毒性。

  电商洗牌近在眼前,不仅仅是商户的优胜劣汰。平台在受益于商户,受益于买家后,同样也会迎来一次洗牌。笔者认为推动线上线下同价,推行电商税还是迫在眉睫的。

  电商与实体,本质相同,都是贸易。两者的差别本该只有交易货物的方式不同,仅此而已。